六年级组语文教学反思六

浏览次数: 8
发布时间:2018-01-28 21:45:52
分享
打印

姓名

项娟

课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6)篇

《古诗两首》第一首是《冬夜读书示子聿》,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句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我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先根据我出示的重点词语的注释进行自学,然后再交流讨论,结合实际。以下几点我认为是做得比较好的:

 1.紧扣“无遗力”,放大词境。

 在理解“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的意思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呢?”学生联系旧知,很快就想到了学过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等。在简要讲述故事的同时,诗歌的形象立体起来,丰满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2.恰当利用故事,结合生活实际,加深感悟。

学生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是否深刻理解于心了呢?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纸上谈兵》的故事,让大家谈谈看法。另一方面,联系早上教两个学生扫地的事情,并让他们谈谈生活中类似这样“知”“行”不统一的事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对“躬行”的印象很深刻,对诗的主旨也理解透彻。

3.比较“工夫”与“功夫”,加深体会。

“工夫”和“功夫”是很容易混淆的,为了帮助孩子们区分这两个词,我用课件出示“我选择,我快乐”,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两个词语意思上的区别,然后进行选词填空,学生基本上都能区分了。同时,通过在对两个词语选择理解后,学生更深刻地明白了古人做学问的艰难,明白了诗人教育儿子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

4.运用训练,内化能力。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学习了诗歌,至少要会恰当地引用。苏教版一年级有杜甫的诗作《春雨》,二年级有孟效的《游子吟》,六上有两首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学过之后,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用投影出示这样的题目:

巧填诗句:

(1)语文老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我们的心智更为聪慧;科学老师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敢于实验,主动实践。

(2)我们可以用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自己的默默无闻的培育;可以用孟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母亲的感激。

姓名

计国红

课题

    钱学森

第(6)篇

孩子步入高年级后,发言的积极性与中低学段相比,差了不少,很多孩子更爱听别人说,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决定上课时“少言寡语”,用一个主要问题贯穿整个课堂   。今天,我就尝试了一把,效果不错。

我和孩子们解读的课文是《钱学森》,我首先让孩子们初读课文,在孩子们学完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之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从这篇文章里,你读出了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何以见得?” 然后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再次走进课文,与文字对话。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们听清要求后,拿着笔边品读边批注。学得很认真。

十几分钟很快过去了,开始交流了,我提出了一个很苛刻的要求:答案不能和别人重复,哪怕观点一样,你的理由和证据也不能和他一样。要求提出后,我并不让孩子们举手,而是随便点名,这样的改变让孩子们异常专注,就连平时爱讲小话的孩子都大气不敢出。

原本以为,孩子们不会表现的多出色,没想到他们居然不断地给我惊喜。如:

1、我认为,钱学森是一个爱学习,肯钻研的人,因为第三自然段讲到了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而且还成为了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

2、我认为他是一位爱国的人,因为文章中说他在国外始终一心想着回国,为国家做贡献。

3、我认为他是有心之人,因为他在国外一直潜心钻研,为回国做准备。

4、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敢担当的人,因为新中国诞生时,国家一穷二白,他回国待遇也不如在国外,可是为了祖国的发展,他毅然选择了回国,担当起创造祖国的责任。

6、我认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因为在祖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和其他中国留学生谈论祖国的美好前景。

7、我认为他是一个心中有大局的人。

……

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令我惊喜万分。

课上完后,我在想,其实,有时候是我们老师剥夺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权利,在课堂上讲得太多,引得太多,扶得太多。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老师要做的是相信,鼓励,放手……

 

姓名

林艳丽

课题

语练里的语文教学

 

第(6)篇

从五年级第一学期我接手这个班级开始,就发现学生不会做语文练习册,这也难怪,语文练习册不但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有些题目就连老师也要经过共同探讨才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我思考,我发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考和表达是点状的,而在做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将点状的知识融会贯通,需要用笔写下来的更是线型的,有些表达更是篇目式的。是学生能力问题吗?不是,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我们在课堂上提的问题是点状的,我们需要的学生的答案是点状的,我们从来没有教给学生、也没有给学生机会线型思维和表达,于是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语练里,除了字词等最基础的知识,需要的表述,都是不完整的、类似半句话的表述。基于此,我调整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谈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时,耐心让学生表述完整或者帮着学生表述完整;语练,我则在课堂上带着学生一起做,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表达方式。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学生先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只要不是考试,可以查阅任何资料和工具书,实在不会的可以空在那里暂时不做。接着,小组讨论后汇报:通过小组讨论,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小组还有什么共同的没有解决的问题?最后,集体交流环节是先由小组提出问题,看看其他小组能否帮助解决,如果全班都没有解决,说明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再由我和学生一起解决。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和学生一起思考、探讨,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发现,还是他们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只是起到了点拨和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和我的学生要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以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自测题目举例
      例一:题目是这样的,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分外①超过平常 ②本分之外
      结实①人身体好 ②物体坚固
      我说,看到这一题,我想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会背的学生跟我背了起来,背着背着,他们发现“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中的“分外”用换个词语的方法,就是格外、特别、尤其的意思,我接着说,和大家一起做语练,是我分外的事,学生豁然明白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意思也不一样。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比如“结实”,再比如我们常常说的“骄傲”。当然,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也不一样,意思更是不一样,比如“结果”,开花结果读第一声,学生自然想到还有一个读音是第二声,比如在“如果不好好学习,结果可想而知”中就读第二声。
      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在做题中也能举一反一,举一反三,既有积累诗词又有复习巩固,联系生活,兴趣盎然。
       例二:题目是这样的,雨有各种各样的,细雨、暴雨、冷雨、阴雨、好雨、大雨、小雨、风雨、酸雨……在下面句中,该填什么雨呢?
      (   )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如丝,春风拂面,好一派迷人风光。
       这鬼天气,(   )绵绵,何时才能放晴呢?
       (   )雷电这是自然现象。
       这一题看似很简单,前三个空,学生都填对了,第四个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填了暴雨,我知道他们的错因,他们一看到雷电,就想到雷电和暴雨是夏天天气的特点,想都没想就填上了暴雨。可是再读读,发现了什么?“暴雨雷电这是自然现象”不通,而“风雨雷电这是自然现象”是通的。所以,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自然界里,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按照学生的填法,这么理解就有问题:自然界里,暴、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不读题目,不读完题目,或者不仔细审题,都会造成这样的现象,明明很简单的一道题却做错了。
       我让学生自己梳理这么简单的一道题,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知道了,要审题,要把题目读完,看似简单的题目往往藏着陷阱。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教给了方法,才可以不教;学生自己梳理出了方法,才可以不教。
      例三:题目是这样的“尽管林肯出身____,但是他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目,按照课文内容,第一个空肯定是填“卑微”,全班学生都填对了,可后面一个空,答案就五花八门了。学生们等着我给出“标准答案”,我对他们的答案未置可否,只是问他们,你认为这一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当学生逐个猜的时候,我重读了这半句话中的“但是”,并且问,你认为这里的“但是”是拿前面的“卑微”跟后面的什么比,学生自然想到要与林肯表现出来的不卑微作对比,那么后面的横线上不管填写的是什么,都应该体现林肯的不卑微、甚至是高大、优异、卓越相对比才好。
  老师没有给答案,学生却自己悟出来该怎么读题和审题。
       例四:阅读短文《真正的善良》题目是这样的:真正的善良不是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
       学生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我还是未置可否,而是开始了范读短文,读得很慢,重读了文中的教授的话里的“讨论”“大谈特谈”“滔滔不绝、义愤填膺”“宣讲”“你看起来如此神圣,如此高尚,如此善良,可我为什么还饿得发昏,冻得直哆嗦,感到孤苦无依呢?”“一个年轻人一声不吭,迅速在附近找到一根长竹竿递给在水里挣扎的无望的人,那个人得救了。这个时候,递给他一根竹竿比教他游泳要现实得多”——我读得很慢,重读了以上文字,确保学生都“听”懂了,一问,你发现了什么?二问,你知道横线上该填什么了吗?三问,发现老师做题和你做题的区别在哪里?学生总结出,原来,老师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区别在于老师读得慢、有重点、读懂了,这样,发现阅读理解这样题目,答案都在短文里。

 

姓名

孙宜波

课题

鲁滨逊漂流记

第(6)篇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怎样才能通过一篇读书笔记打动孩子,走进孩子的心?

  一、从课文中体味生存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得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呢?请仔细阅读课文812小节,联系课文内容想想。

  学习这一段,我没有让学生直接从文中找出他如何在孤岛生存的语句,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他的生存方式,来想象他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并且仔细研究内容,有根据地想象出他曾经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没有衣服穿……再联系课文得知他是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样,进出课本变得自然、有效,好象反过来学习课文内容,其实三句不离本行。

  二、从名言里启发回味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书中的一句名言,我先举了个黑夜一人在家的例子,引起学生共鸣,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没有战胜苦难的勇气与信心。再让学生猜测一下当时鲁滨逊的处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理解。学生边积累,边回味,明白读书还要有慧眼。

  当然,文章不仅仅是描写《鲁滨逊漂流记》。走出小说,我让孩子们明白了家传的期望,写写缅儿的赠言,讨论女孩子要不要读这本书,如何写一篇读书笔记。


点击排行